【桂航人物】熊中刚:“沉下心”“顶得住”方才“熬得出”
日期: 2022-09-05 信息来源: 点击数:

他曾入选国家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访学计划人才,他曾获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千层次”人才、“三区科技人才”称号,入选“贵州省首批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专家,他曾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地厅级课题10余项、横向课题1项,具体负责省级创新群体重大科研平台建设2个,主要参研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共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教研论文5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共同发表高被引SCI论文1篇,CSCD/核心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40余项,软件著作权授权5项,编著“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他自2013年进入高校工作以来,对待科研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悉心培育。他就是det365官网网站副教授、博士熊中刚。

沉下心来做学问

太赫兹波(0.1-10THz)是电磁波谱中至今未被完全研究的区域。其在6G通讯、太赫兹医学成像、太赫兹安全检查、天文探测等领域建设国家层面的太赫兹技术基础结构设施均有应用。但是一般的太赫兹探测器件有它的短板,如何突破?利用光导天线和高性能半导体组成的光电导探测器更容易突破这一局限,获得高灵敏的光电导探测器。带着这样的思路,他将不同性能的半导体材料与传统天线结合形成探测器,再进行系统的探测性能的仿真与实验对比测试研究。



熊博士大胆地把太赫兹波与光电导探测技术相结合。可以说,这是一个微纳尺度的新型半导体电子器件,相比传统探测器件,光电导探测器的性能更优越。它的响应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易于向集成的方向发展。熊中刚说:“制作这个‘高性能光电导探测器件’的难处,在于通过微纳结构实现对太赫兹光能量转移和局域增强。每一个器件都要经过多次光刻、刻蚀、蒸镀、磁控溅射等工艺,然后一遍遍地检查采集的参数,一步错了,没有修正的机会,只有重头来过。”

“下沉”是熊博士对科研始终如一的态度。他总说,如果心不能沉下来,学问做不成。在数不清的失败之后,他终于在博士二年级即将结束时迎来了研究成果的曙光:在生长温度为230℃-250℃,退火温度为475℃的低温生长砷化镓半导体上制备能产生法诺现象的谐振天线,进而形成的光电导探测器,对比传统的探测器灵敏度能提升2-3个量级。这意味着,半导体和天线结合设计的光电导探测器灵敏度可以做到更突出。他也戏称“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终究还是被他啃下来了。他一鼓作气,又进一步成功搭建了器件性能测试的高信噪比太赫兹时域光谱实验平台,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太赫兹探测器件中的屏蔽效应、检测性能低等问题。而这份沉下心来做学术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也成为他解锁学术前沿的“金钥匙”,打开了太赫兹高性能光电导探测器件的大门。

顶住压力,家庭推着他不断向前

在熊中刚四年的博士求学生活中,他的母亲和妻子挑起了照顾两个孩子和病重父亲的重担。谈到家庭,他掩盖不住那份感激。他说:每每顶不住压力,都会想起妻子的默默支持和母亲的辛劳。所以他搞起科研没有假日,在别人的诗与远方里他只有实验室,只能以科研来寄托内心的那份孤独和思念,只能更加刻苦地埋头在实验室里与精密的测试系统和复杂的数据较劲。经常累了就在洁净恒温恒湿实验室躺地休息,醒来接着实验。有时,晚上在宿舍休息梦中也会进行实验,并极力让自己醒来能记住梦中的实验场景,以备实际中能有参考价值,甚至有时半夜从床上爬起来回实验室进行实验方案验证。



高水平的研究,往往任务重、时间要求紧,他几乎将自己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实验室的实验、文献查阅和书桌前的一次次推演上,完全顾不上照顾家庭。只有他的一对女儿透过视频哭着说想爸爸的时候,方才豁然记起自己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85后。他总说,肩上担子越重,脚步就越扎实,是家庭对我的支持在推着我不断前进,不敢停歇。

科研已经深入骨髓,反哺教学育人

对于一些人而言,就是为科研而生的,熊中刚就是这类人。他说科研有一个过程:构架方案、文献参考、反复试验、不断调整。而要充实这一个过程,他认为还要具有“五种精神”即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对学术的敬畏精神;积极探索,努力开拓的创新精神;谦虚宽容,团结协作,共同开创事业的协作精神;甘于寂寞,勇于奉献,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牺牲精神;遵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绝不剽窃、篡改、弄虚作假的自律精神。

2016年熊中刚被破格评为副教授,与此同时他将科研精神反哺教学育人,指导学生先后获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项,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项,获全国“三创赛”国家级二等奖、省级特等奖和最佳创新奖各1项,获“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省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省级二等奖1项,获“创青春”省级三等奖2项,“互联网+”省级三等奖2项、市级二等奖1项,全国“3D大赛”国家级三等奖、省级特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指导学生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论文3篇,荣获省级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次,各类校级优秀指导教师多次,校级先进工作者2次。

自2019年来det365官网任教后,熊中刚先后担任Journal of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Reports优秀审稿专家,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农业机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广西机械工程学会理事,IEEE会员,Photonics Society会员,American Journal of Optics and Photonics、Journal of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Reports、《探测与控制学报》、《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等期刊审稿人,荣获广西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西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荣获科技部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奖1项,科技成果登记5项。



目前,熊中刚作为学校特种工程装备设计与智能驱动科研团队的骨干成员,主要负责机电液系统集成与智能控制方向研究,针对高原地区地形特征及运输困难等难点,研制轻便型模块化基础施工钻机及钻具,成果应用在阿里-藏中电力网联工程。同时,他还带领一个由硕士和本科生组成的20人左右的创新团队,主攻特种农林装备方向,主要涉猎特种园艺园林装备的技术攻关,包括智能型农林植保以及收获机械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并主持在研教育部项目1项,科技厅项目1项,教育厅项目1项,校级项目2项。

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到det365官网后主要协助det365官网网站的学科建设、机械类硕士点建设、机械电子工程重点学科建设、校企会合作示范基地建设,负责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申报和建设等工作。对于熊中刚而言,科研早就沁入骨血,心中的种子也早已生根发芽,相信熊博士的科研之路会越走越好、越走越宽。


Copyright2022 det365官网(中国)官方网站版权所有

地 址:桂林市七星区金鸡路2号    邮政编码:541004       学院办公室电话:0773-2253031